感受寒冷

下雪了,又开始降温了,我再次感受寒冷,回溯一下过去的经历。

家乡冬天的气温接近零下二十。小时候是爸妈觉得我冷,我被穿得很厚,腿上是秋裤套棉裤再穿裤子,上衣也会是厚厚的几层,还有手套、帽子和围巾。冬天我就要往外面跑,玩雪,穿着厚实御寒。

上初中住校时,由于还没太“知冷知热”,且没有了父母的耳提面命,我换厚衣服的速度落后于降温的速度,经常会被冻一冻。同学当中已经有人开始刻意少穿,被班主任形容为“要风度,不要温度”。

小学的时候还会穿“面包服”,我不知道是不是羽绒材质,反正很臃肿;从初中开始,大家都慢慢开始穿“羽绒服”,更合身,没有肥肥大大的感觉。

高中时的校服不仅有夏季的短袖和薄长裤,还有秋季的外套和厚长裤,更有冬季的羽绒服,学校还有发保暖内衣。那时候不会像小学那样两件叠穿,而是单穿保暖内衣。我相对来说更知冷知热一些,穿得挺厚,没有太多冬季寒冷的记忆。

高中寒假比较短,放假前学校会安排外教上半个月的课。有一任美国外教很年轻,到教室后会脱掉羽绒服,只穿一件短袖上课。北京大冬天一二月,教室内不是特别暖和,我们还穿挺厚,见到他穿一短袖,都很惊讶,课间还专门跑过去问他冷不冷之类的。

刚上大学也是习惯性穿很厚。当时要买件新的羽绒服,了解了羽绒克数的概念,我就找尽可能大的羽绒克数,好让冬天更加暖和。还有室友展示他冬天的穿着,简直是里三层外三层,生怕自己冻着。

上初中后冬天再没戴过帽子,大学我又开始戴了起来。真叫一个暖和,但再也摘不掉了,不然会觉得头非常冷,一直到现在。

大学时,我见识到了人们在面对寒冷时不同的选择:

  • 桂林的同学和澳大利亚的朋友在北京的第一年冬天都穿人字拖,但第二年几乎看不到了;
  • 韩国留学生拖鞋配白袜,羽绒服配短裤,短袖配围巾;
  • 南方的同学都不怎么穿秋衣秋裤;
  • 我还问澳大利亚朋友为什么不穿秋裤,他说他没有秋裤,也不知道去哪儿买。

听到看到这些,我还是敬而穿之,秋衣秋裤不离身,但它有几个缺点:

  • 我有三四套秋衣秋裤,回家返校很占行李箱位置;
  • 如果没有洗衣机,洗它们确实很麻烦,要是勤换勤洗,折腾指数直线上升;
  • 之前的秋衣秋裤都是我妈买的,都有一个特点,特别宽大,完全不是我穿的尺码,失去了贴身保暖的意义。

大三的冬天,我不知道怎地突然变了,开始不穿秋裤了。羽绒服里面我只穿一件卫衣或长袖衬衫。挺冷的,我都能穿一双匡威的帆布鞋,别人看了很惊讶,我当时觉得还好,现在想想那样确实比较难为自己。

我觉得对应的变化是冬天不怎么往外面跑了。大一大二还有新鲜劲,会花比较多时间在外面走走;大三大四则相对来说少很多,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经受寒冷,自然可以穿少一些。

心理上,不穿秋裤则是对“你妈觉得你冷”的反抗,刚开始肯定会矫枉过正。

当时处于一种转变当中,我还记得跟朋友的两段对话:一个江浙沪的朋友也不穿秋裤,我问他那你膝盖疼吗,他说疼,我说那你还不穿,有点不能理解;有个学姐告诉我她受她妈的影响,冬天外套会穿得比较厚,而里面穿得薄一些。

工作后,我买了一些毛衣搭配衬衫穿,外面还套西装,给人很臃肿很不透气的感觉,我不太喜欢,就没怎么穿。前段时间我把毛衣和肥大的秋衣秋裤一并清理掉了。

今年冬天,相比于之前,我对寒冷更有感知了:

  • 零度左右 上身基本上是短袖+羽绒服。室外戴羽绒服的帽子,室内基本上会把羽绒服脱掉,只穿短袖坐着,这难免会引起周围人的关注;

下身则保守一些,加绒长裤是怕冷又偷懒的选择。时不时也会穿薄长裤配薄秋裤,稍不舒服;我尝试了一次只穿薄长裤,白天体验还行,内心对寒冷的压力更大一些,没再穿第二次。

  • 零下十度左右 我会把短袖换成薄长袖;加绒长裤配薄秋裤,早晚还是很冷。秋裤是优衣库买的,有薄厚两种。今年还没穿厚的。

北方有暖气的地区比较适合“厚外套薄内搭”的穿着方式。室外很冷,然而人们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在外面挨冻,无非是短暂的步行或等车等人;室内很暖和,内搭厚的话会很热还不舒服。

念书时寒假在家我会穿很厚,每次进出门穿脱都很麻烦,内心比较烦躁;现在春节回去我爸妈穿脱厚厚的冬衣,我看着也会心累,但毕竟他们年龄大了,我可以理解。

从大学以来,我在慢慢地感受寒冷。之前是怕冷,习惯一股脑穿很多,但并不知道寒冷。从大三刻意地穿少,到现在“穿七分暖”,可以算是一种进步。

把寒冷当作一个概念,感受寒冷。

(以自己健康为前提,不建议长时间户外活动或工作者这么做)


本来还想着养养狗,但前几天我正好晚上七八点出了趟门,远低于白天的体感温度,让我觉得出来遛狗得冻疯,差点打消了养狗的念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