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感绑定

很多讲心理成长的书籍都会提到:每个人都要经历精神上的弑父杀母。这当然是比较赤裸的表达,更易于接受的说法是:与父母情感解绑。

那为什么要「与父母情感解绑」呢?结合《淡如水》所说的内容,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,父母恒强,孩子久弱。这样一个能量不平衡的关系,会造成能量强的父母对能量弱的孩子进行情感上的压制。

说得简单点,就是孩子的情感会不断被父母影响,被父母 judge、被父母宣泄情绪或被他们的价值观所影响,失去自己的判断或主动权。

面对这种状况,孩子会有不少的选择:比如说远离,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,绑定还在,影响还是会被传递;比如说尝试改变父母,然而父母并不会被孩子改变;比如说与父母搞好关系,好的关系和负面影响并行不悖。这些都是孩子为了逃避关键问题而会做的众多尝试。

那孩子为什么不主动解绑呢?

  • 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基础的联系。在拿掉众多社会标签后,孩子只剩下与父母的纽带来维系自我认知;再把这层拿掉,犹如变成了黑户,孤零零地无所适从。
  • 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,父母和家庭是「温暖的港湾」,不仅仅是因为父母会「包装自己」营造形象,更是因为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、提供帮助,这是孩子所需要的。
  • 与父母的情感绑定,即使有不顺心、不满意的部分,但有好有坏更像是正常的存在,反倒让孩子坦然接受。
  • 与父母情感解绑,会受到父母的道德绑架不说,更是冒社会文化之不韪,想想都很沉重。

然而,与父母情感解绑,不是每个人都要这么做,当且仅当对当事人的负面影响过大时,孩子可以试试看;解绑也不代表地位倒转,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」,更像是两个成熟的大人一般。

具体会如何呢?自然要到解绑之后才知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