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晨的背景乐

在写《HomePod》时,我突然意识到可以梳理一下成长过程中“早晨的背景乐”。

小学

爸妈因白天工作劳累都会比较早睡觉,也会让我早早上床,我没办法拒绝,但又不困,只能睁眼躺着,想想事情,直到睡去。

早晨,对于有两个孩子要上学的家庭来说,都应该是“慌乱”的。父母要张罗孩子的事情:我早上起来困得睁不开眼,洗漱穿衣服都是“任人摆布”;他们还要捯饬自己收拾家里。

小学语文课经常要求“熟读课文”或“全文背诵”。在我妈做早饭的时候,我会念书背课文,经常读着读着就睡着了;我妈虽然在厨房,但会听着我的声音。若发现没有读书声了,就会大喊一声我的名字,我惊醒后接着念书。

我妈说家里之前有台大的收音机(类似于 boom box),后来送给舅爷爷了,也就没有什么设备可以放音乐,更别提让慌乱的早晨有点伴奏。

北方的冬天,天亮得比较晚,我记忆中的小学早晨是昏暗的,还有点凉(即使有暖气),同时没有声音或是背景乐。困意还让记忆中的一切变得模糊。

初中

初中我开始住校。每天早晨,宿管老师会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来叫学生起床,风格中西交杂,兼具少数民族特色,响彻男女两栋宿舍楼。

印象深刻的是“至上励合”的《棉花糖》:“你就是我心中的棉花糖,甜蜜的梦想。”其他的现在很难记起歌词或曲调,除非再次听到。

刚上初一那会儿,为了提前起床,我专门买了个闹钟,但谁知自己早上完全听不到,往往还把室友吵醒;到初三好了一些,我能听到自己的闹钟声了。

高中

高中还是住校。高中起床曲是固定的,一个曲子播几年,声音不大,存在感没有那么强,以至于我想不起来是什么,只记得下午放学会播放“回家”。

高二有段时间,跟我睡对头的兄弟定了闹钟想提前起床,奈何他也每次听不到闹钟声,我每每被吵醒。刚开始我都拍醒他,他把闹钟关了后倒头睡;后来,我干脆把他的手机从枕头下挪到他耳边,过会儿他就能醒来给关掉,接着倒头睡。

对头的哥们当时就有把闹钟铃声设置成歌曲。有天,我跟另外一个室友前后哼起了同一首歌,但这首歌并不在我俩各自歌单当中,也没印象在哪儿听过。后来我们才意识到那是睡对头哥们的起床歌曲,不知不觉间给我们“洗脑”了。

大学及工作之后

大学没有统一的起床音乐,大家都按各自的安排来定闹钟,早晨的背景乐自此又消失了,更多是水房的嘈杂声和过道行人的声音。

工作后我开始自己住,早上通常被铃声惊醒,一天自此开始,洗漱完匆匆出门,没有多余的功夫听音乐。


前段时间入冬以来,每天早上的凉意、昏暗和困意,同样没有背景乐,让我有种重回小学的体验。

周末要是能一觉睡到天亮,则没同样的感觉。

All rights reserved
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,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