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 年 1 月的一个晚上,我看了 @熊小默 的视频《下河》,知道了摄影师 @214。当时我比较好奇他平常会如何发布照片,还有怎么参加比赛获奖。3 月 @214 新画册《假寐的狗》发售,我再次看了视频《下河》和他的摄影作品,又不禁感叹他的获奖经历。
然后,我就“显化”出了一个摄影比赛:@-LKs- 举办了他的第一届比赛。对,没有名字,不设组别和类型。我想这不巧了嘛,忙完手头上的事,我就开始准备我的参赛作品了。
由于要求作品创作时间为 2020 年(含)之后,我翻了翻手机相册,觉得可以把过去拍的照片整理整理,也借这个机会把相册给清理一下。
我以往的作品,很多都是单日内的创作,时间跨度不大;作品数量也不多,受限于微博或朋友圈发布张数,通常都是 9 张。所以这次的作品《朗天峰景 1 期》在时间跨度和作品数量上都超过以往。我有了较长时间跨度作品的创作尝试。
写作品说明的时候,我选取的也不再是照片上呼之欲出的内容,而是所有照片共同所代表的、与我有直接联系的概念,“社区”。
以上的这两点,都是我在过去的单次创作中无法体会到的,让我有种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,或者说分时间阶段看个人作品的感觉。
顺带着我把其他作品也整理了,并统一汇总在《个人作品合集》,方便查看。
在比赛结果出来之前,我也经历了各种情绪,发布作品后的成就感、对获奖的超高期望和幻想、看到其它作品时的自我怀疑和否定。这些都是参加比赛的一部分。
正如本文题目所示,我没有获奖,但整个过程对我的帮助还是不少。(获奖作品见链接。)
不同的人都说过作品需要的是被看见,至少要发布出来才能被看见。但我的作品很多时候都躺在相机里、相册里和硬盘里,很难有见光的日子。而没经过编辑整理发布的作品,很难称之为作品,我也很难说在创作。
这次整理的都是手机拍的小区内的照片,还有手机拍的小区外的照片,小相机拍的照片,还有过去很多的照片。不知道今年是不是整理清理之年,看看灵感会不会让我走向更多被遗忘的照片。
以此纪念我报名的第一个比赛。